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78.6萬輛,同比增長72.3%,市場滲透率33.8%;1-11月汽車銷量為2430.2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606.7萬輛,滲透25%。
業內權威人士一致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破20%-25%意味著市場由政策驅動轉為市場驅動。鑒于此,包括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CEO范現軍在內業內大咖認為,2023年新能源商用車進入市場驅動發展階段。而1-11月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僅為8.44%,尚不具備進入市場驅動的條件。被裹挾著進入市場驅動階段的新能源商用車在2023年該如何發展,成為迫切解答的行業必答題。
1-11月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突破25萬輛
電車資源掌握的上險數據顯示,1-11月全國累計銷售各類新能源商用車254050輛。從每個月銷量來看,共有7個月銷量在2萬輛以上,進入6月后銷量穩定在25000輛以上,11月銷量創下新高達到了35153輛。
從環比增長情況來看,僅4月、7月、10月的銷量出現環比下降。其中,4月受上海疫情影響較嚴重,環比下降幅度超過20%。通過數據分析,電車資源還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每個季度銷量都呈現低開高走的特點,即第一個月環比負增長,最后一個月創下當季銷量新高。例如,3月環比暴增128.3%拿下1季度最高銷量23758輛,6月環比增長35.8%創下上半年單月最高銷量26595輛,9月環比增幅變小但創下前三季度銷量新高28530輛。
從每個季度表現來看,1季度銷量44306輛,2季度銷量64903輛,3季度銷量82071輛,4季度銷量頭兩月銷量62770輛。第四季度最后一個月疊加國補退出和行業翹尾效應,初步預估銷量在4.5-5萬輛,整個四季度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大概率突破10萬輛。
綜上分析,電車資源預判2022年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有望突破30萬輛。
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創新高 行業熱議發展拐點
中汽協數據顯示,11月我國商用車銷量為25.3萬輛,環比下降7.5%,同比下降23.4%;今年1-11月我國商用車共銷售301萬輛,同比下降32.1%。中汽協統計分析,2022年11月,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疫情影響,商用車依然處于低位徘徊態勢。
然而,新能源商用車的銷量仍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成為我國商用車市場的靚麗風景線。據電車資源數據,11月我國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再創新高,首次突破35000輛,達到35153輛,1-11月我國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買過25萬輛大關,達到254050輛。
我國商用車處于低位徘徊態勢,新能源商用車保持高速增長,直接拉高了我國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經電車資源統計計算,11月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環比10月增長近4個百分點,創下13.89%的新高。1-11月新能源商用車累計滲透率為8.44%。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率僅為2.7%,2021年滲透率為4.2%。2022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屢創新高,突破8.4%實現倍增,傳遞出了積極的市場信號。
“今年,商用車行業的拐點正在出現,傳統商用車銷量與新能源商用車銷量此消彼長,形成強烈反差?!?月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首次突破8%時,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CEO范現軍表示,在2018年以前,市場基本由政策驅動,如今隨著三電系統集成能力的提升,市場的力量在慢慢增強。2023年以后,新能源商用車將進入以市場驅動為主,以政策驅動為輔的階段;2025年以后,將進入完全市場化的階段。
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則認為,市場滲透率破20%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式步入由市場驅動的關鍵節點。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5%迎來市場驅動節點,但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只有8.44%離市場颶風期(滲透率16%左右)尚有差距,仍以政策驅動為主。
市場驅動 2023年新能源商用車要把握的新趨勢
在即將到來的2023年,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在“0補貼”的成本壓力下,如何保持高速增長,提前適應被新能源汽車產業裹挾著進入市場驅動發展?答案在市場新趨勢里。
12月15日,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以視頻會議形式出席云內動力2023年合作伙伴大會的行業交流研討會時做了主題分享。他表示,2022年商用車出現大幅下降,經濟和疫情是兩個極重要的影響變量,其中經濟增速下降,導致商用車需求變弱,而疫情影響下公路貨運熱度大幅下降。
徐長明預測,2023年我國經濟將震蕩恢復,GDP增速重回5%以上區間,貨運需求將隨之企穩回升,為商用車在2023年恢復性增長提供基本支撐。同時,他分析前期政策對購車需求影響,認為國三淘汰、國六升級、疫情下再就業需求等前期透支效應持續減弱,以及“車多貨少”的邊際改善,運力過剩向均衡回歸,將進一步釋放商用車需求。環保、合規、管理優化類政策的正向作用也將促進新能源商用車的應用。
“誰抓住了結構性機會,誰發展就更快、更健康、更可持續?!毙扉L明認為,未來對于商用車而言結構性變化必須得到高度重視。結構性變化包括但不限于生活性物資運輸、冷鏈運輸、輕型車、新能源、出口、供銷社……
他重點提及全國統一大市場和供銷社。他預測2023年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消費需求暴增,投資平穩,出口可能出現暴跌。雙循環經濟中的內循環將成為重點,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有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形成順暢的物流運輸。供銷社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帶動下沉市場物流運輸的需求,是一個值得大家研究的市場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