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換電重卡領域,標準缺失一直是行業的“心頭大患”。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商用車論壇上,中國電動重卡換電產業促進聯盟秘書長李立國透露,換電重卡領域車端和站端標準體系即將編制完成。此消息一出,無疑為換電重卡市場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換電重卡標準化元年將至
在“雙碳”戰略目標的指引下,新能源化已成為重卡減碳的重要抓手。其中,作為重卡電動化破局的重要路徑之一,換電模式在多元化技術路線中脫穎而出。
2022年,換電重卡市場實現了逆勢大漲,銷量一舉突破萬輛大關,成為推動新能源重卡保持同比大幅增長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隨著換電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換電模式在眾多場景下的經濟性愈發凸顯。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由于油電差價大于電池投資成本和充電時間成本之和,使得換電重卡的綜合噸公里成本已低于柴油車型。而相比于快充和超充模式,換電技術補電時間更短,噸公里車輛運行成本更低。綜上來看,換電重卡市場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年初,有不少業內專家和車企負責人預判,今年或將成為換電重卡發展元年,市場規??蛇_3萬輛。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也認為,換電模式將在重卡領域快速普及推廣。據中國電動重卡換電產業促進聯盟預測,2025年全國換電重卡年銷量將超過15萬輛,建成換電站5000座以上。
換電重卡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眾多企業爭相布局。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包括整車企業、電池企業、能源企業以及第三方投資機構均瞄準了換電重卡領域。其中,福田汽車、上汽紅巖、漢馬科技、徐工重卡、大運重卡在內的主流重卡企業均推出了換電重卡車型,并積極開展相關換電運營服務;以協鑫能科、奧動新能源為代表的第三方換電運營商也相繼進入了換電重卡賽道。
“換電模式是重卡電動化的重要路徑,在中短途運輸場景中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倒短運輸以及工廠、礦區、碼頭等高頻用車場景,換電模式可以有效節約時間成本,獲得更多效益?!背啥夹履茉雌嚠a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說道。
中國汽車咨詢委員會委員李大開表示,換電這一新商業模式的出現,解決了新能源重卡購買成本高、充換電時間長、續駛里程焦慮的痛點。近兩年,換電重卡發展迅猛,加快了新能源重卡的推廣速度。
在李立國看來,換電重卡已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遍布在各個省市的重卡換電站,也驗證了在各種氣候環境和場景下換電重卡的普遍適應性和經濟性。目前,換電重卡正從短途、封閉的運行場景走向中長途干線領域。
互換互通存難點 車企盼標準統一
在換電重卡快速普及應用的過程中,一些現實難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其中,動力電池缺乏統一標準、換電站投資成本較高等痛點,成為換電重卡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因此,破解換電標準統一難題,成為業內的共同期盼。
“當下,換電重卡創造的良好經濟性和環保性,使得建立全國統一換電車輛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崩盍鴱娬{,標準化問題嚴重制約了換電重卡的發展步伐,只有換電產品實現跨品牌兼容互換,才能推動行業開放前行。
范永軍也表示,換電標準不統一,會打擊用戶使用換電重卡的積極性,各個廠商之間存在的技術壁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發展,進而影響換電重卡市場規模的擴大。
互通互換是換電重卡全面發展的先決條件,也是車企的共同期盼。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換電成為了眾多代表委員熱議的關鍵詞。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建議,加快完善換電標準,統一相關設備位置、尺寸、接口等。由政府牽頭組織企業或行業協會加速統一電池標準,并同步開展公共領域車輛換電試點,推動汽車電池全面標準化快速落地。
可見,換電重卡的規?;瘧?,有賴于相關標準的制定與完善。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重卡換電互換標準的制定并非易事。在換電標準建設方面,不同企業的電池標準、換電站建設標準并不統一,企業各自為戰的態勢,極易造成重復建設和使用效率低等問題。據悉,目前車企建立的換電站只能為旗下特定車型使用,同一車企的不同車型都有可能無法在同一個換電站進行充換電?!皬默F階段來看,不同換電重卡車型的電池布局、尺寸、安裝位置與接口并不統一。哪怕是同一個品牌,不同類型的電池標準也有很大區別。電池規格不統一,導致換電站只能為單一品牌的車型服務,無法跨平臺、跨車型使用?!蹦硠恿﹄姵仄髽I技術人員指出。
“關鍵難點在于換電接口鎖機構以及換電設備對電池的兼容?!崩盍榻B說,標準制定最大的難點之一在于換電電池與車載底座之間的接口,各主機廠的技術路線百家爭鳴,不具備兼容性的現實條件。當然,除了技術之外,也存在產業協同合作的障礙。
標準支撐 換電重卡方能行穩致遠
事實上,為解決換電標準不統一的難題,政府有關部門已陸續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相關政策。
2021年10月,工信部印發《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在宜賓、唐山、包頭等重工業城市進行換電重卡試點,并要求健全換電相關標準體系。去年3月,工信部發布《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針對充換電領域,提出加快構建完善電動汽車充換電標準體系,推進純電動汽車車載換電系統、換電通用平臺、換電電池包等標準制定。去年9月,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的《電動中重型卡車共享換電站建設及換電車輛技術規范》系列團體標準審定會召開,加快了換電團體標準和行業標準出臺的進程。不僅如此,為推動換電重卡市場發展,江蘇、內蒙古等地也相繼發布了換電技術地方規范,讓業界看到了換電標準統一的希望。
“事實上,早在2020年,工信部和能源局就關注到互通互換對重卡換電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主管部門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同建立了中國電動重卡換電產業促進聯盟,致力于推動互換標準體系建設和產業合作。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們積極參與了中汽研商用車車載換電系統互換性標準的制定,在換電接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該標準完整規定了電池包外形、重量、電壓電氣接口、機械接口、冷卻接口等,已經具備很強的技術可行性。同時,我們也加強了行業間的協同,積極參與中電聯組織的換電國標修訂,保持車端與基礎設施的兼容?!崩盍榻B說。
不可否認的是,行業、地方換電技術標準的出臺,對擴大換電重卡推廣應用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從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多方標準規范的發布,或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換電技術標準“全國一盤棋”的阻礙。
對此,李立國表示,由于行業內已存在不同技術路線的換電重卡,因此在推進互通互換標準體系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和尊重各個廠家所做的積極探索,推出平穩過渡方案。未來,或將在一個換電站中設置多種充電接口,實現一個網點服務多種車型。同時,還可以根據網點服務車輛的類型,配置不同的備用電池。
如今,換電重卡行業標準或將落地的消息,無疑給該行業釋放了利好信號。有業內人士指出,換電重卡國家標準的出臺,勢必會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打開商業化運營之路?!翱焖僭鲩L的市場需要有統一的標準去規范,今后在互通互換體系達成的前提下,無論是整車企業、電池生產企業,還是運營方,都有了更多自主權,這將推動換電重卡實現市場化運營,對整個換電行業也具有重要意義?!狈队儡娮詈笳f道。
?。▓D片來自本報資料庫)